Temu8月后流量大洗牌,单量不稳、广告烧钱!卖家如何破局?

最近在Temu做生意的卖家,估计都有同感:单量忽高忽低没规律,广告投得越,钱烧得越,效果却越来越

别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,这是8月后平台调整带来的普遍现象——以前靠铺货、拼低价、蹲系统流量的玩法,明显不好使了。

流量规则改写的2个核心变化

Temu正把流量向“高价值链接”倾斜,具体表现为:

  • 流量只认“转化力”:广告不再拼出价,稳定出单的商家才能拿到核心流量,转化差的链接哪怕高价也难获曝光。
  • 自然流量锐减,广告成本飙升:系统优先推送“愿意投广告+能稳定成交”的链接,超低价试水的产品已被归为“边缘 SKU”,基本无流量。

破局:三个调整方向稳住生意(附实操细节)

第一步:换品!躲开低价内卷池

✅选品公式:细分刚需+低竞争+高复购

  • 优先3类安全区:

① 厨房小工具(精准控温打蛋器、定量调味瓶)

② 家庭收纳(抽屉分层架、衣柜真空压缩袋)

③ 亲子教具(蒙氏数字积木、便携绘本架)

这类产品复购率超25%,不卷价格战

  • 避坑点:别追月销1万+的爆款(竞争太凶),选月销500-2000单的细分品,避免SKU堆太多。

第二步:用细节支撑价格,别光拼低价

✅4个维度提升价格说服力:

  1. 图片:拍透细节(例:削皮刀标注“45°刀刃+防滑手柄”,别只说“锋利”)
  2. 文案:量化好处(例:“3秒剥蒜”“收纳容量提升 50%”,拒绝模糊描述)
  3. 场景:植入生活(例:厨房用品配 “周末煲汤备菜” 场景,增强代入感)
  4. 包装:做差异化(简约礼盒装比塑料袋包装,溢价能提 20%)

第三步:算清3本账,定价不踩坑

✅必做清单:

  1. 拆解成本:物流(含尾程)、包装、平台佣金、广告占比,每项细化到单品;
  2. 死守毛利底线:至少留15%-20%利润,别为冲量
  3. SKU组合卖:1款微利引流(如9.9元马克杯+2-3款利润款(杯刷/杯垫/杯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