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u合规化升级出手本土店,批量卖家面临“店财两失”!
近期,Temu平台对本土店铺展开大规模整顿,多家店铺因“资料不实”被查封,账户资金遭冻结。此次封禁行动直指“钻空子”的卖家群体,表明平台从“规模优先”转向“合规优先”。
合规漏洞的集中爆发
01
核心问题
近期多位卖家反馈,其Temu本土店铺因“资料不实”被平台封禁,账户余额同步冻结。直接原因包括:
虚假注册资料:通过中介购买当地公司营业执照、EIN税号、虚假地址证明完成入驻;
地址信息矛盾:企业注册地址与证明文件不符,或使用海外仓地址冒充本地办公地址。
02
法律风险倒逼平台出手
欧盟与美国的监管压力:若平台纵容虚假本土店,可能被认定为协助逃税(如意大利检察机关指控亚马逊逃税12亿欧元),面临巨额罚款。
合规成本转移:平台选择主动清理风险卖家,避免“连带责任”。
03
竞争驱动的合规壁垒
SHEIN、TikTok Shop等对手已建立严格本土化门槛,Temu需通过清理不合规
事件对行业的影响
- 平台竞争加剧:合规门槛提高将淘汰中小卖家,头部合规卖家可能获得更多流量倾斜。
- 全球监管趋紧:欧盟、美国对跨境电商的税务、数据审查将更严格,倒逼全行业合规升级。
- 卖家策略分化:部分卖家可能转向其他平台(如TikTok Shop),但需面临同样严格的合规要求。
END
现在众多平台合规门槛显著提高,卖家需专注本土化深耕与长期合规建设。未来,物流真实性、税务合规、供应链本土化将成为平台审核重点,技术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将成为生存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