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u流量断崖式下滑?7月开始淘汰一波新手卖家

现在还想着靠“低价换流量”?大概率要被平台清掉。

尤其那些供应链没优势的小卖家,别再陷进“成本10元卖12元”的怪圈——再算上广告支出,卖一单赔一单是常态,最后只会被平台判定为“不稳定卖家”,直接限流!

一、当前 Temu 的 3 大运营现状

流量不再普惠,只给“稳定者”

平台商品严重饱和,随便搜个类目都有几十页选项。这种情况下,平台会有选择性地减少自然曝光,优先流向那些能稳住利润、把控售后的卖家,小打小闹的低价玩家很难分到羹。

价格战已成死局

以10元成本的产品为例,卖到13-14元基本无利可图……可偏偏有人硬卷广告、压价格,结果要么一单赚几毛,要么一单亏1-2元,长期下来根本扛不住。

高价SKU也受牵连

平台开始严控价格带,避免“定价乱象”。加上大工厂入驻后源头直供,价格透明,小卖家想靠高价突围反而容易被限流,很难与之竞争。更糟的是,强行上架只会导致评分下滑、售后爆雷,进一步失去平台信任。

二、想在 Temu 活下去要想清楚这 3 件事

1. 怎么选品?

  • 避开3C、美妆、饰品这些“卷疯了”的类目;
  • 瞄准工具类、功能性收纳、垂直出海细分品类 —— 这类产品用户有明确刚性需求,竞争小,机会反而更多。

2.怎么避开跟价机制?

平台的跟价比价系统很敏感,类目错放、图片相似、定价不合理都会触发限流。可以试试:

  • 换类目标签错位竞争,比如厨房用品挂到“家庭 DIY”“日用五金”等边缘类目
  • 优化产品图片和描述,突出独特点,减少与同类品的相似度。

3. 怎么优化产品结构?

别再靠单一主SKU硬冲,最好改成3类产品配合:

  • 主打款:承担核心转化,稳住店铺评分;
  • 引流款:用低价+高点击图片吸引流量,哪怕微利也要做;
  • 搭配款:比如卖锅送刷子、卖收纳盒送挂钩,提升客单价。

三、给卖家的额外建议

Temu规则越来越严,新手想做起来更难。说到底,单靠一个平台走不远。

可以同时布局在其他几个平台,分散风险,比如TikTok Shop(适合会视频带货的)、Shein Marketplace(更看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感觉)、亚马逊的小品类测试(适合利润高、买得不算频繁的单品)。

这样一来,就算一个平台出问题,也不至于全赔进去